在全球暖化的影響下,氣溫日益升高,節能省電、善用自然資源成為一種趨勢,而「綠建築」在各國紛紛興起,為了是讓人造建築也能對環境友善並使能源有效運用,不過綠建築的定義會依各國的氣候、國情、環境的不同出現差異,並非都是相同的建築材料及方式,以此取得建築與環境間的平衡。

依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公布的台灣綠建築評估系統(EEWH)9大指標,分別有生物多樣性指標」、「綠化量指標」、「基地保水指標」、「日常節能指標(必要)」、「CO減量指標」、「廢棄物減量指標」、「室內環境指標」、「水資源指標(必要)」、「污水垃圾改善指標」。

 

這九大指標以生態、節能、減廢、健康為四大主軸,不過今天要以節能出發,來探討日常節能指標」與窗戶之間的關聯,並以建築外殼、空調、照明節能項目依次說明。

建築外殼節能設計

第一,首重於開窗率,因為適當的開窗方式、數量可增加建築的明亮感,並減少空調的負荷量,降低耗能。

 

第二,建築開口的遮陽設計,可利用陽台或在開窗部位設置外遮陽,以免陽光過度照入室內。

 

第三,大面積的窗戶應避免設置於會日曬的東西向;建築之長邊則應採南北向為佳,以此增加南北向的窗戶數量。也盡量避免用全面玻璃帷幕的密閉式設計,應保留每居室至少有四分之一以上的開窗面,以利通風。

 

第四,做好屋頂的隔熱處理,若是有採用天窗增加採光,應使用低日射透過率的節能玻璃,能減少過多熱能進入室內,以降低空調損耗。

 

空調節能設計:

空調在台灣的日常耗能佔了最大的比例,不過綠建築評估系統只以中央空調為對象,建築空間應依空調使用時間實施空調的區域規劃,並選用適當節能的空調系統,也可選用高效率冷凍機助於節能效果。且若在秋冬時停止使用空調,以開窗的方式維持通風,也是節省能源的方法。

 

照明節能設計:

建築室內牆面及天花板採用明亮設計,採用高效率燈具及分區開關控制,並設計成能自然採光的建築,也可利用窗戶的自然採光,減少照明的耗電量。此外,也可安裝自動晝光節約照明控制系統達到照明節能。

 

然而,根據德國調查研究顯示,建築室內的冷、暖氣有1/3是透過門、窗等玻璃開口所流失,而1/4則是透過屋頂流失。這說明了門窗是熱能由戶外傳遞室內最快的媒介,因此如何在玻璃、框架材質選用上,去分辨與挑選優良節能設計的門、窗,才會有辦法有效維持室內衡溫,降低空調的使用量,於長期下減少能源、金錢的損失,也降低環境衝擊,並符合現今對減碳、環保、節能的期待。表單的頂端表單的底部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鈞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